會議營銷專家講座不同于一般的授課,它實際上是一場寓“產品推銷”于“健康教育”之中的演說,講座人面對的是缺乏知識卻極具求知欲望的患者,要求主講人一定要跳出醫(yī)學專家和大學教授的角色,變成一個集煽情能力和推銷技巧于一身的演說家。為盡快完成角色的轉換,主講專家應注重加強企業(yè)文化、產品知識、營銷策略的學習和領會,從心底悟知課題目的。
1、講座專家要知識豐富、氣質良好、語氣堅定和行為果斷;要嚴格控制時間;
2、盡管主題講座的內容和特色可以因人因地而異,但中心思想必須要統(tǒng)一到“健康的重要性—疾病的危害性—羅布麻產品”上來;
3、要緊扣主題,講座的主題就是要推出營銷會議的主角—羅布麻睡療系統(tǒng),前面的健康的重要性及中間介紹的疾病的危害性,講座的每一句話、每一個信息都是為了渲染出產品的高品質,既謂“高”、“少”、“神”、“絕”的特點。要注意通過整篇講座引導和突出產品,整合醫(yī)學理論與產品銜接要流暢,達到系統(tǒng)性的效果。
4、要注意煽情,講座不僅是一個知識灌輸的過程,要根據病人的心理需求進行情緒調整,即“煽情”;要求主講人在講座時自己首先要充滿激情,然后運用一些心理學干預的手段,在講座過程中逐步將氣氛推向高潮,力爭在講座結束時達到群情激昂的程度;
5、要突出檔次,講座過程中要注意拔高講座人的品位和檔次,拔高整合醫(yī)學理論的品位和檔次;比如在講座中不經意提到自己從某高級學術研討會了解到***知識;
6、主講專家要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,在報告中要求使用普通話,語言流暢,邏輯性強,用語既要專業(yè)化,有能深入淺出。
7、要尋求共鳴;在講座中應抓住身患“高危險疾病”患者的心理感受,可以采取列舉實際病例和運用數字等方法說明疾病的高死亡、高復發(fā)、難治療和發(fā)病快的潛在危險,闡明患者目前恐懼、難以承受的心情甚至給家人的負擔和影響,讓患者產生共鳴。